大肠直肠癌

大肠癌是结肠、直肠、乙状结肠及肛门癌症的统称。根据卫福部国健署所公布103年癌症发生率统计,大肠癌连续九年蝉联十大癌症发生率首位,有15,764名新增患者,每十万人发生率为44.7人;若就国人主要癌症死因而言,大肠癌的排名近年来则一直高居第三。国人饮食逐渐西化、蔬果摄取不足、缺乏运动、肥胖等均是导致大肠癌逐年增加的主因。虽然发生率居高不下,只要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大肠癌是治愈率很高的癌症。

大肠癌,直肠癌,结肠癌,癌症辅助疗法,癌症营养疗法,癌症营养建议

大肠癌通常一开始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大多没有感觉,往往到了出现贫血、大便带血、大便习惯改变、腹痛等症状才来求医,有些人甚至直到体重明显下降才注意到。也有的痔疮患者会以为便中带血八成是痔疮惹的祸,而加以轻忽,此时一定要尽快接受直肠镜或大肠镜以排除肿瘤。

一旦知道自己罹患癌症后,务必要了解属于第几期。以大肠癌来说,0期是处于癌症最早的阶段,病灶没有超出肠道内侧的黏膜层,也就是所谓的原位癌;第一期是指癌细胞已进入黏膜下层与肌肉层,但未散布至固有肌层之外。第二期时癌症已经穿过大肠或直肠壁,侵入附近组织,但未蔓延及附近淋巴结。第三期时癌细胞已转移至数个局部淋巴结,但没有波及身体其它组织。最后第四期是指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远处的器官,诸如肝脏、肺、腹膜或卵巢等等。

属于不同的癌症分期会有不同的主流治疗,而不同的治疗所需的营养处方也不同,因此为了帮助自己,患者在确诊罹癌后务必要向医师询问清楚自己的癌症期别,以及接下来要接受的治疗。

当今的癌症治疗已走上整合医疗之路,除了主流的手术、药物与放射线治疗之外,辅助疗法也不可或缺。所谓辅助疗法,目的在于提升身体抗癌力及降低手术、化疗、放疗、以及标靶治疗等所带来的副作用,并帮助患者拥有最大的疗愈能量。在各种辅助疗法中,营养医学可说是最好的帮手,因为营养素可提供癌症患者在手术前后整个抗癌过程中所需的能量,帮助癌症患者不被癌细胞所打败,因此,向营养医学专业医师咨询并取得个人营养调理建议,定能提高成功抗癌的胜算。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的西医主流疗法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与风险不同,营养调理也需要跟着调整,此外,每个人所需的营养素组合与治疗剂量,还会依患者年龄、体重、症状、以及各项检验结果等因素而有不同,需由医师整体评估后规画个人化处方,才能得到理想之综效。以下为刘博仁医师针对大肠癌各类治疗所提出的营养调理建议方向:

搭配手术治疗之营养建议

第一及第二期大肠癌的治疗,多以开刀切除为主,而且治愈机会大。在接受手术前后之营养调理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手术前应避免烟、酒、以及精制甜食与人工添加物等之摄取,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 会影响凝血功能的保健食品像是维生素E、银杏、大蒜精、鱼油、红苜蓿、人参等,最好在手术前一周即减量或暂停服用。此外,会影响麻醉效果的保健食品如紫锥花草、圣约翰草、乳蓟草、大蒜精等,则应于手术前三天即减量或暂停服用。
  • 手术后,医师会开立抗生素以预防感染,而抗生素会破坏肠内好菌,削弱肠道免疫系统,因此建议在手术后可以进食时,就应服用乳酸杆菌或比菲得氏菌等益生菌,来帮助病友重建肠道系统之免疫力。
  • 术后应尽早补充维生素C、锌、生物类黄酮等以促进伤口愈合、抗发炎、降低伤口感染机会。
  • 含有各种必需胺基酸、乳清蛋白之蛋白质粉,可提供伤口复原之原料、提升免疫力、活化白血球细胞,也可视情况加以补充。

搭配化学治疗之营养建议

如果手术后从病理报告中发现有局部淋巴结侵犯的现象,则代表患者属于第三期大肠癌,因此在术后一个月左右,就会建议患者接受半年左右的辅助性化学治疗。常用的化疗药物有5FU/Leucovorin、草酸铂(Oxaliplatin)、截瘤达(Capecitabine)、或是口服友复(UFT)等,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包括白血球低下、腹泻、疲倦、口腔溃疡、手足症候群等,营养调理需特别注意鱼油、麸酰胺酸、维生素B群、抗氧化剂之补充。

搭配标靶治疗之营养建议

现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已通过两项针对大肠癌发展出来的单株抗体,使得大肠癌治疗已进入所谓「标靶治疗」时代。标靶药物尔必得舒(Cetuximab)的主要副作用有皮肤疹、口腔溃疡、甲沟炎等,可补充麸酰胺酸、维生素B群、锌来帮助症状缓解。

台湾癌症死亡率在先进国家中名列前茅,防癌应刻不容缓成为全民运动。从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每天摄取膳食纤维少于25公克,以及每日摄取超过70公克脂肪的人,罹患大肠癌的危险性相对提高。原因在于,高动物性脂肪食物因为会增加粪便中胆酸的浓度,而胆酸正是大肠癌的致病因子之一;另一方面,纤维素则可与致癌物质结合,包括可吸附胆酸、胆固醇等有害物质,还可以增加粪便量。因此,大肠癌的预防之道首重从饮食着手以降低危险因子。

此外,从营养医学的角度来看,补充特定的营养素也可发挥预防效果,例如:钙质可以结合胆酸和脂肪酸,进而减少大肠壁与此种胆酸接触的时间,防止大肠癌的发生,这也是许多人想不到的好处;还有,类黄酮类的抗氧化剂的摄取可以抑制结肠直肠癌的发生、乳酸杆菌会抑制结肠癌的形成、鱼油里的EPADHA可有效预防结肠癌的形成、高硒含量的花椰菜可有效预防大肠癌、而抗氧化剂A、C、E及微量元素硒在抑制肠癌的研究也相当多。

最后要提醒的是,大肠直肠息肉可以说是大肠癌最主要的潜在危机,大多没有明显的症状,时常是在体检时接受大肠直肠镜检查才会发现。在各种息肉中,又以腺瘤为最常见,只要是腺瘤就需要进行息肉切除。然而一般的大肠直肠镜检查很难从型态、颜色及大小去区分腺瘤性息肉与非腺瘤性息肉,所以切除还是最安全的作法。政府目前补助50-74岁民众每2年一次免疫法定量粪便潜血检查,如果粪便潜血检查呈阳性时,应进一步接受大肠镜检查,检查过程如有发现病兆或瘜肉时,则可直接切片取样或将之切除。

根据统计,早期的大肠癌如果妥善治疗,存活率高达90%以上。因此,平日应审慎地注意身体的异常现象,包括:

  1. 血便,或粪便中带有鲜血。
  2. 排便后觉得没有解干净、或老是有便意。
  3. 排便习惯改变、或粪便形状变细。
  4. 腹胀。
  5. 贫血。
  6. 体重减轻。
  7. 腹部肿块。

若有以上异常情形,应及早筛检、早期诊断,才能得到根治性的早期治疗。当然,上述异常现象并不代表就是罹患大肠癌,但是为了防治大肠癌这个名列台湾癌症排行第一的全民公敌,民众的警觉性应该更为提高,以确实过滤与鉴别。

<本文汇整自刘博仁医师相关著作,文字版权为刘博仁医师所有,请勿转载>

找出疾病根源,改善亚健康及疾病状态!

立即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