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漏症
文 / 菁英診所營養醫學專家 陳欣湄醫師
腸道黏膜是守護身體健康的重要屏障,一旦腸道黏膜細胞產生間隙,健康恐全面失守。腸漏將誘發頭痛、大腸激躁症、慢性疲勞、各種過敏現象、各種自體免疫疾病、各種代謝性疾病、憂鬱症等,可說是百病叢生,甚至還會因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而引起更重大的疾病或癌症。因此,要懂得從症狀掌握腸漏的警訊,必要時及早進行檢測與接受治療,並落實5R法則修補腸漏,唯有掌握「腸勝之道」才能「腸保健康」。
腸道黏膜層 免疫大本營
我們身體的免疫屏障除了淋巴系統之外,還有四大黏膜分工合作,分別是皮膚、上呼吸道、肺部、以及腸道,功能都在保護身體免於外來細菌、病毒或寄生蟲等侵擊,而在這四大黏膜當中,又以腸道黏膜的保護作用最為強大,重要性佔整體免疫功能的七成以上。原因在於,我們的腸道保護機制分成以下三層:
- 上皮細胞所分泌的黏液層:黏液層富含蛋白質、醣類、脂質與黏液素,除了做為腸道菌的營養來源,一些好菌還會分泌短鏈脂肪酸,這樣的環境可保護上皮細胞免於病原菌的侵襲。
- 上皮細胞層:這些黏膜細胞之間有著好幾道鎖緊密接合著,只有食物經分解後之營養素,才能經由腸黏膜細胞或是細胞間隙被送到血液中,其他毒素或病原體皆不得其門而入。
- 黏膜固有層:這層駐守著很多的免疫細胞,包括Th1、Th2、B細胞、巨噬細胞等,更有腸道所獨有的Th17及T調節細胞 (T regular) 負責調節免疫平衡,堪稱身體的免疫大本營。
(上圖:腸道黏膜具有強大的免疫功能,共有三層保護機制)
腸道滲漏 健康失守
若長期服用藥物 (例如抗生素、消炎止痛藥、強效之胃酸抑制劑)、壓力過大、精緻和低纖維飲食、食物過敏原刺激、脂肪酸不平衡、過量飲酒、以及腸道內壞菌過多等因素,都會對腸道黏膜造成傷害。首先,身為第一層防護的黏液層會逐漸變薄,終將失守;接著,上皮細胞層細胞與細胞之間的一道道鎖也會被撬開,於是產生間隙,這樣一來,原本應該被拒之門外的壞菌、毒素、過敏原、病原體等就可長驅直入到達黏膜固有層,進而造成免疫失衡與混亂,數不清的疾病將可能接踵而至。
腸漏引發四大健康危機
腸漏致百病,可歸類為以下四大危機:
- 過敏:腸漏破壞免疫平衡狀態,若使得Th2過度活化,會引發各種過敏疾病如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濕疹等。
- 自體免疫疾病:腸漏破壞免疫平衡狀態,若使得Th1過度活化,則會引發各種自體免疫疾病如器官性甲狀腺炎(橋本氏甲狀腺炎)、全身性乾燥症(修葛蘭氏症候群)、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 代謝性疾病:若長期吃高油、高熱量食物,會改變腸道菌種,分解的三酸甘油脂、乳糜會將腸道菌種的一些特殊物質(例如內毒素)帶入上皮細胞層,於是誘發免疫反應,造成身體慢性發炎,進而引發胰島素阻抗,於是肥胖、腹脹、便秘、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脂肪肝等問題將隨之而來,甚至演變為糖尿病。
- 神經系統疾病:醫學上有「腸腦軸線」及「腸是第二大腦」等說法,原因在於腸道黏膜具有神經內分泌細胞— 腸嗜鉻細胞,主要負責分泌血清素,且分泌量遠超過大腦。因此,腸漏所誘發的免疫反應也會影響神經系統,患者容易出現焦慮、自閉症、偏頭痛、慢性疲勞症候群、大腸激躁症等情形。
診斷腸漏 多條線索並進
若身體出現上述問題、甚至問題不只一項者,都應考慮接受腸漏檢測。腸漏檢測並非器官性的檢查,亦即無法透過胃鏡和腸鏡來確診,而必須透過包括小腸滲透力尿液檢測、消化酵素分泌指標糞便檢測、腸內發炎物質檢測、麩質過敏原檢測、急慢性過敏原檢測、腸道菌相指標分析、短鏈脂肪酸分析等,才能綜合診斷腸漏的問題,以給予適切的治療。
其中,最重要的是,透過急慢性過敏原檢測以得知自身對於那些食物有著輕度、中度、或重度不耐的反應,若長期食用這些食物過敏分子,會刺激腸道的黏膜及淋巴組織,容易導致腸漏,因此及早辨識自身無法耐受的食物過敏原,可說是改善及預防腸漏的關鍵。
修補腸道 力行5R腸勝之道
- Remove排除
腸漏症代表腸黏膜已受損,若繼續讓我們的食物過敏原分子反覆刺激腸黏膜,腸漏致病的骨牌效應將沒完沒了,所以第一要務為排除食物過敏原。急性過敏原食物一律避免,針對慢性食物不耐則採行食物輪替法,也就是重度不耐的項目禁食三個月、中度不耐的項目禁食兩個月,之後再逐漸少量進食。若不知自己的食物過敏原,建議先避開牛奶、雞蛋、大豆、小麥、花生、海鮮等高風險食物,此外,飲食上也要特別小心加工食物與精緻食物;此外,高糖、高鹽、高刺激性食物由於會減緩腸漏修復速度,同時造成慢性刺激,也務必一併排除。 - Replace取代
許多人為了趕時間,進食常狼吞虎嚥,以致於胃酸、膽汁、胰液這些酵素沒有時間分泌足夠的量,以完全消化食物。倘若已有腸漏問題,這些未被完全消化的食物大分子容易乘虛而入,引發免疫反應。因此,除了額外補充酵素作為取代,更要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幫助消化酵素充足分泌,以改善食物的吸收與分解。 - Reinoculate重植
亦即植入更多的好菌到腸道,讓腸道黏膜得到更多的保護。除了正確補充益生菌之外,別忘了益生菌也需要養分,也就是所謂的「益菌生」,可從一些食物如木耳或秋葵等水溶性膳食纖維當中去攝取,如此就能有效率地為腸道植入充足的好菌。 - Repair修復
修復受損的腸道黏膜有賴營養素的補充,如Omega 3魚油、鋅、維他命D、麩醯胺酸等,這些營養素可以促進腸道上皮細胞層進行修復,改善腸漏。 - Rebalance身心平衡
臨床上許多腸漏的患者,不是長期處於高度壓力下、就是個性容易緊張,所以,要改善腸漏,一定要把生活的節奏放慢,才能在腸道修復後,真正遠離腸漏。
相關檢測